圖為:滿載出口貨物的貨輪自煙臺駛往印度尼西亞 張超/攝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同152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十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始終保持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為外貿企業開拓沿線國家市場提供新機遇。
為支持轄區企業走穩“一帶一路”市場,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優化通關流程,加強靶向幫扶和精細指導力度,提高監管服務效能,降低企業通關成本,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助力“煙臺制造”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不斷取得新突破。
10月1日,在辦結海關監管手續后,煙臺華隆機械有限公司申報出口的371件挖掘機用引導輪、鏈輪等貨物通關放行,搭乘“海豐卡加延”輪從山東港口煙臺港運往越南。
“我們生產制造的出口機械零部件主要用于當地挖掘機組裝和零部件維修更換。該公司出口部部長楊林表示,去年煙臺港開通的東南亞集裝箱航線給煙臺當地企業出口貨物提供了極大便利,今年以來公司已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貨值1.6億元。
除了至東南亞集裝箱航線,近年來,煙臺港相繼開通至非洲、東南亞、東北亞、南美、歐洲、中東等20條件雜貨航線。
10月9日,在煙臺海關現場監管下,裝載著 29.2萬噸優質鋁礬土的“沙鋼信心”號貨輪順利靠泊煙臺港西港區碼頭,通過自動傳送裝置開始快速接卸,歸集于指定場地。
“這批鋁礬土來自幾內亞,后續將運至山東濱州地區作為原材料投入企業生產。”煙臺海港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經理鄭海濤介紹,鋁礬土是煙臺港的主流貨種,年進口量4000余噸,是世界進口鋁礬土量最大的口岸。除了鋁礬土,煙臺港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的大宗商品還有鐵礦、銅精礦、煤炭等。
為支持鋁礬土等大宗商品進口,保障企業生產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煙臺海關立足口岸特色,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加快口岸驗放效率,堅持“船等泊位、海關等船”,進境船舶靠岸后一線關員第一時間實施登臨檢疫,對布控查驗貨物“即到即驗、即驗即放”。
“現在,大宗商品的貨物裝卸轉運效率大幅提高,驗放時間壓縮至1天以內,港口堆場利用率相應提高,港口堆存能力提升了20%。”煙臺港調度中心主任李駿說。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煙臺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大宗商品貨值超300億元。
原產地證書被譽為國際貿易的“紙黃金”,是享受目的國關稅減免的重要依據,可以幫助外貿企業降低成本、擴大價格優勢,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逐漸成為外貿發展新亮點,原產地證書在助力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上的作用也愈發顯現。
近日,煙臺北方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通過自助打印為出口泰國的1.35萬元紡織產品申請了東盟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憑借這些證書,企業可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4000多元。
“多虧了國際貿易中的‘紙黃金’,在人工成本上漲影響下,我們公司今年已經享受進口國關稅減免400多萬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該公司進出口部經理趙宏表示,企業出口到韓國、新加坡、泰國、智利、秘魯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產品都可以享受關稅優惠,基本覆蓋了其出口的主要市場,實現了優惠關稅政策的全利用。
為持續釋放原產地政策紅利,助力煙臺企業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煙臺海關通過實地宣傳、專題培訓和線下咨詢窗口等定向推送政策解讀,覆蓋1800家外貿企業,開展服務延長線活動,為152家企業開展精準滴灌式政策指導,全力推廣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9成證書實現“零跑腿”“零等待”簽證。
今年前三季度,煙臺海關共為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簽發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逾2.8萬份,享惠貨值約91.6億元,可為出口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4.6億元。(曲媛媛、郭慶玲、姜濤/文)
|